媒体聚焦
新时代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策略选择
文 | 陈炳君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践行中也因“大变局”有了新发展,中国正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全球治理和国际事务。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2020年6月,《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意见》印发,进一步明确要推进我国教育现代化和培养更具全球竞争力的人才。我国高校承担着立德树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神圣使命,要积极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回应人才培养时代诉求,不断适应发展变化,着力构建国际化人才培养新模式,加快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高层次国际化人才。
新时代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工作的
内外部环境变化
时代响应: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性和紧迫性。
从国家对人才需求来看,“一带一路”倡议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以及我国国际地位的迅速提高,必将使中国在国际社会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承担更大的国际责任和义务。然而,当前中国派往国际组织工作的高层次人才数量不足,尤其是担任高级别职务、参与国际议程设置和高级别对话的人才稀缺。据联合国统计数据,截至2019年底,联合国共有36574名职员,我国职员仅565人,排第21位,占职员总数的1.54%。其中,D级以上职务共有378个,中国仅有14人,排第8位。我国迫切需要大量具备全球胜任力的新型国际化人才。
从学生个人发展来看,全球化已经成为重要发展趋势,当代大学生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不应局限于课堂上的知识学习,还应具备广阔的全球视野,并将知识不断丰富更新以适应时代与社会的发展变化。全球化使更多人意识到全球胜任力(21世纪大学生核心竞争力)是应对未来社会的关键能力和必备素养之一。通过国际化人才培养,提升大学生全球胜任力,可以使他们从知识本位走向素质本位和能力本位,进而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同时,还可以帮助大学生立足本土文化,兼收并蓄世界其他文明,以全球视野和国际眼光审视人类命运共同体,以实际行动参与缔造美丽的新世界。
本质透视: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工作的定位和作用更加明确。
高校应注重对大学生全球胜任力的提升,培育更符合时代所需、社会需求的新型人才队伍,为大学生的职业发展提供更加宽广的前景。国际化人才培养为我国参与全球治理和国际事务储备人力资源,是高校服务国家人才战略需求的重要抓手。同时,国际化人才培养是践行人才培养工作的有效方式和途径,也是实现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必然选择。简单来讲,国际化人才培养就是通过国际化手段(广义上包括人员国际化流动、师资国际化、课程国际化等)来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服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是高校国际化工作的核心内容。
从全球胜任力角度来看,国际化人才是指具有家国情怀、全球意识、国际一流的知识结构和能力,在全球化竞争中能够把握机遇和争取主动的高层次人才。因此,对大学生进行全球化知识、技能、态度和价值观念的培养,目的是帮助他们构建国际知识体系、提升全球交往技能、涵养国际理解精神、养成高尚价值情怀。在国际化人才培养过程中,高校既要注重“全体性”培养,即尽可能帮助全体大学生拓展国际视野,提升跨学科、跨文化技能,以夯实参与全球治理和国际事务的人才基础;同时又要兼顾“精英化”培养,开展小班教学或定制项目,着力培养一些有情怀、有担当,将来可能参与并胜任国际组织工作的创新型人才。
现实所需: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必须调整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
受逆全球化思潮、地缘政治等影响,国际形势日趋复杂。单边主义、民族主义与民粹主义主导政策的制定,直接影响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且短期内难以改善。如,美国2020年5月提出《安全校园法案》,禁止中国内地公民获取攻读科学、技术、工程、数学(STEM)领域美国高校研究生及以上学位的签证,以及接受或参与美国联邦政府在上述领域拨款的研发项目,同时还发布《关于暂停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留学生和研究人员以非移民身份入境的公告》,以所谓“中国借助留学生和研究人员窃取美方知识产权,威胁美国安全和利益”为由,禁止部分中国留学生和研究人员入境。另一方面,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肆虐带来的叠加影响,迟滞了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全球学生跨境流动大幅下降,甚至宣告过去20年来的中国学生海外留学热潮基本结束。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留学生生源国和亚洲最大留学目的地国,教育国际化面临持续考验,教育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受到严重制约。与此同时,新冠肺炎疫情催生了人们对在地国际化的巨大需求,导致“在地国际化”“在线教育”等新模式迅速兴起。
后疫情时代高校应调整
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
后疫情时代,人们普遍认为以跨境流动为主要特征的传统教育国际化和以课程为核心的在地国际化有机结合、相互补充,才能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合理发展。当然,这也是两种国际化模式的特点所决定的。
首先是以跨国(境)流动为主要特征的传统教育国际化模式。
上世纪80年代以来,人们普遍认为学生出国(境)学习是高校培养国际化人才的理想方式,甚至是唯一途径。由此,各国高校普遍注重学生跨国(境)流动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通过留学奖学金和学生交换项目等,鼓励学生出国(境)学习。虽然跨国(境)流动参与感更强,也是获得国际体验的最佳方式。但是,费用高昂、性价比低、覆盖面窄等特征,将绝大部分大学生拒之门外。有统计表明,疫情前全球每年跨境学生人数多达数百万,不过,与在校大学生总人数相比,这个占比还不到2%。
其次是以课程为核心的在地国际化模式。
在地国际化,也可称为本土国际化或校园国际化,是教育国际化的组成部分或重要分支,与教育国际化有较高的依存度。一般将其定义为教育领域中发生的除学生海外流动之外的所有与国际事务相关的活动。以“立足本土本校”“面向全体学生”“有效提升全体学生全球胜任力”等特征迅速在高等教育国际化领域引发热潮,作为传统教育国际化模式的替代或补充方案。
以上述两种国际化模式并重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则要求高校改进和完善国际化人才培养方式和手段。一是在以跨境流动的传统国际化项目上,既要重视海外体验型的短期项目,更要重视长期项目,如学期学年项目、学分项目、国际组织实习实训;二是要更加重视以课程为中心的在地国际化项目,如国际课程周、在线课程项目等;三是要发挥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教育部相关部门组织的全球胜任力项目等平台的作用。
当前高校应更加重视以课程为核心的
在地国际化建设
疫情造成的巨大影响,与近年来逆全球化、单边主义、中美经贸摩擦等交织在一起,使我国外部环境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因素增加。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如何以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强烈的问题意识认知和把握世界经济政治格局的巨大变化以及国际秩序的深刻变迁,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育新机、开新局,找到化危为机的出路,是当前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关键所在。
疫情之后,全球高等教育国际化还将继续,但复杂的国际形势使教育国际化速度放缓。无论长远之计还是当务之急,都应更加重视以课程为核心的在地国际化建设,进一步发挥其在国际化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课程资源是教学的基本要素,以课程国际化为特征的在地国际化,寓“全球胜任力”于课程设置中,可以帮助高校实现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合理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将对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课程国际化也应在国际化实践中更加走向中心。高校开展国际交流合作、聘用外籍教师、引育国际化人才、鼓励本土教师国际间流动等,都为开发利用国际课程资源提供了有利条件。在教学实践中,可以通过教师主导、学生需求,共同鉴别或开发利用国际课程资源,促使教学内容开放化、来源渠道多样化,促进教学模式的变革或创新。
围绕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在地国际化视角下的国际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考核方式、资源供给等必须更加明晰,并在实施过程中进行相应的教学变革。高校要结合新的形势,突破传统束缚、采取新的举措,实现传统课堂教育方式的现代化转化。例如,在线教学可以突破课堂教学的时空局限,是学生获取全球化知识,增强跨学科、跨文化理解的重要途径,因此要积极利用网络课堂,并融入教学管理系统。再比如,高校也可以加强国际课程资源多媒体资料库建设,利用相关配套影音资料组织教学。
总之,探究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工作对于新时代人才素质结构需求变化的适应性、提升大学生全球胜任力和国际竞争力,是当前和今后都值得关注的重要理论和实践问题。人才培养工作服务于教育宗旨和育人目标,因此,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同样要体现在育人价值与功能上。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既要回应我国参与全球治理和国际事务对于人才素质的新要求,也要致力于帮助大学生提升国际竞争力,拓展其当下和未来的发展空间。
与此同时,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设定还应建立在对全球胜任力培养的深刻理解基础上。以跨境流动为特征的传统教育国际化,对于帮助大学生拓展国际视野、理解多元文化、增强交往技能发挥着不可比拟的作用。然而,面对疫情持续影响和复杂国际环境叠加所产生的新问题,高校应充分激活和调动国际国内相关资源,加强以课程为核心的在地国际化建设,关注课程设置的一般规律以及国际课程的特殊性,科学设定育人目标,完善国际课程体系,拓展实践实习渠道,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全球意识和综合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
作者: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博士研究生,西南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副处长、副研究员
来源:《神州学人》2022年第9期